史萬玉,河北農業大學中獸醫學院副院長,教授。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省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科研成果推廣應用4.99 億只雞,新增直接經濟效益 2.96 億元。歷時 3 年錄制了100 集公益講座《中獸醫藥大講堂》,來自全國各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獸藥企業以及養殖一線的近 40 多萬人次收看。近三年科研相關內容發表 SCI 論文 13 篇,一級學報15篇,核心期刊2篇。
石玉祥,河北工程大學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省市科研項目80余項,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發表論文11篇,其中SCI論文3篇,在省級以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28篇,申請專利4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項,2項專利實施轉化;制定河北省地方標準2項。獲河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被邯鄲市人民政府評為邯鄲市第二屆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劉學彬,河北征宇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主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項,市局級科研項目1項,授權5件發明專利、7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外觀設計專利。發表學術論文共計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發表2篇。獲石家莊市農業科技特派員、河北省科技專家庫入庫專家、石家莊市第五屆科技領軍人物等榮譽稱號。曾多次資助貧困學子,積極推動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
劉貴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研究員,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作為第一主研人完成的“飼用小黑麥、高丹草品種選育及生產技術體系創建與利用”成果,總體達到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推廣面積100.4萬畝,新增利潤2.16億元。發表論文12篇,通訊作者12篇。合作發表SCI 論文3篇。作為主著出版專著1部,發明專利4項。獲河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張洪軍,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員,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人才。率先推出“政府購買服務+防疫小分隊+村級防疫員”模式,受到省市領導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廣。在國家、省級學術刊物刊發論文20多篇,作為主編編寫《動物疫病診斷與防治技術》一書以及主筆完成《自治縣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獲得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河北省杰出專業技術人才、承德市市管專家稱號。
李廣東,河北省畜牧總站副站長,研究員,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向上級部門推選遴選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46項次,起草《河北省生豬產業提檔升級工作方案》和《河北省畜禽養殖技術推廣工作實施方案》。申報的“生豬飼養設備應用與推廣”課題獲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三等獎;編寫《生豬簡約化養殖技術》和《畜牧生產技術(產品)落地操作規范》著作,撰寫論文11篇。
倪俊卿,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站長,研究員。參與擬定了《河北省奶業振興規劃綱要》(2018-2025 年)。獲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 1 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技術推廣獎2項,取得實用新型專利 7 項,發表論文 10 余篇,出版著作 2 部,取得軟件著作權 6 件。獲全國農業先進工作者、優秀奶業工作者榮譽稱號。
韓慶安,河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2項、省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和三等獎3項、省山區創業獎三等獎4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獲得全省農業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褚耀誠,河北北方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主持并參與的科研項目近二十項,絕大多數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發表SCI論文三篇,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科研論文二十多篇,參編論著五部。先后給多個獸藥生產企業的銷售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中獸醫專業知識培訓,累計培訓超過500小時,接受培訓的人數超過兩萬人。獲國家級科技特派員、中獸醫藥科技推廣杰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河北省畜牧獸醫學會青年學術英才成果摘要
付艷芳,河北省畜牧總站高級獸醫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層次人選。起草《河北省生豬產業提檔升級工作方案》;報送全國畜牧總站生豬復養8個典型案例;撰寫《三元商品代仔豬留作后備母豬對生豬產能恢復的情況報告》;配合國家對生豬生產恢復檢查工作。發表論文14篇,著作4部,專利2項,軟著8項。參加研究項目10個,其中1項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分別獲得市科技進步獎,2項獲得省科技廳成果登記證書。獲河北省畜牧獸醫科技推廣能人獎榮譽稱號。
白瑩,河北工程大學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畜禽重要經濟性狀形成的分子遺傳機制,以及重要經濟性狀分子育種選育技術研究。承擔了太行雞肉用配套系選育的工作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的子任務,發表論文6篇,其中SCI論文 4篇。
許亞改,石家莊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科長,高級獸醫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先后參研省、市科技項目6項;參編省、市地方標準4部;發表國家、省級論文15篇,獲京津冀畜牧獸醫科技創新論壇優秀獎2篇;參編專業書籍3部;申請發明、實用新型專利2項。獲得京津冀畜牧獸醫科技創新優秀獎、河北省畜牧獸醫科技推廣能人獎等稱號。
齊彪,唐山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二大隊副隊長,高級獸醫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近三年來,一直從事動物疫病監測、檢測、診斷、防控及動物衛生監督等工作,積極開展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研究及推廣,有力支撐了唐山市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創建了市級科研平臺“唐山市動物疫病防控重點實驗室”。獲得全省獸醫系統實驗室綜合技能大比武個人一等獎,動物防疫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張海華,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三層次人才。一直從事特種經濟動物(毛皮動物)相關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其他課題18項,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第3),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其他科研獎勵7項。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46篇,其中SCI收錄18篇。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參編專著2部,科普書籍4部。主持省級及企業橫向課題13項,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文章10篇。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科研成果及專利產品在30多個養殖小區進行示范推廣,累計新增經濟效益3.20億元。獲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高校百名優秀創新人才稱號。
張瑞華,河北北方學院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研究發表論文 14 篇,其中7 篇論文被 SCI 收錄。獲河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張家口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多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河北省科技廳、河北省教育廳和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項目研究。
李茜,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科長,研究員,農學博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二層次”人選。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受理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部。發布河北省地方標準1項,編寫著作1部,發表論文3篇(其中SCI1篇,一級學報2篇)。主研項目-蛋雞健康養殖環境與營養調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項目-蛋雞養殖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項目-蛋雞環境控制與保健技術研究,獲河北省山區創業三等獎。獲得第十四屆河北省青年科技獎榮譽稱號。
陳輝,河北農業大學動科院系主任,教授。構建了規模化雞舍環境多參數精準、連續監測、調控技術體系和精細化飼養管理信息交互平臺,在河北省應用2776.15萬只,新增利潤 10175.59 萬元(全國應用約 8000萬只,新增總產值約 2.5 億元)。科研成果“雞個體生產性能信息采集智能裝備研究”入選2019中國農業農村十大新裝備。近三年,共發表代表性學術論文8篇,其中SCI論文 3篇;申請專利2項。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河北省山區創業二等獎、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
顧文源,河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科長,獸醫師。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1項,河北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河北省山區創業二等獎1項,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1項。共發表論文29篇,其中SCI收錄5篇(一區1篇,四區4篇),國家一級刊物7篇,國家核心期刊12篇。獲得專利3項。“規模化羊場小反芻獸疫防控技術集成示范與應用”項目共示范推廣950萬只,新增純收益1.2億元。牛羊飼喂發酵玉米秸稈飼料技術推廣使牛每日增重500g以上,羊每日增重300g以上,增加經濟效益1.5億元以上。
高艷霞,河北農業大學研究員,博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才。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農業部豐收合作獎1項,制定地方標準5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3篇,其中SCI收錄5篇。申報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4項。共參加或主辦會議26場次,培訓有關技術人員20000余人次。獲河北省科技特派員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