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7日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的決定》(國發〔1989〕22號),要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充分運用開展愛國衛生工作的方式,發動和依靠群眾來解決衛生防病問題”!稕Q定》也明確了愛國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和方法:政府組織,地方負責,部門協調,群眾動手,科學治理,社會監督。同時,《決定》要求建立愛國衛生月制度,隨后全國愛衛會確定每年4月定為愛國衛生月。
四、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何對愛國衛生運動高度重視
群眾利益無小事。衛生防疫是民生的重中之重。1933年,毛主席調研了長岡鄉當地群眾生活特別是醫療衛生情況之后,把長岡鄉、才溪鄉稱為“模范鄉”,就是因為他們把涉及群眾利益的“小事”解決了,把組織發動群眾這件“大事”辦成了。
五、毛澤東在《長岡鄉調查》中,得出了什么重要結論?有什么重要意義?
在《長岡鄉調查》中,毛主席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即:“發動廣大群眾的衛生運動,減少疾病以至消滅疾病,是每個鄉蘇維埃的責任。”把衛生防疫工作明確為黨和政府的職責,這在人民衛生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六、愛國衛生運動法律地位是如何確立的?
改革開放以來,愛國衛生運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鄧小平同志提出,“要防治地方病,為人民造!。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開展群眾性的衛生活動,保護人民健康”,為愛國衛生運動奠定了法律基石。1988年,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更名為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七、多年來,愛國衛生運動為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衛生問題,先后開展了哪些工作?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愛國衛生運動圍繞不同時期工作重點,先后開展了“除四害”、“兩管五改”(管水、管糞、改水井、改廁所、改畜圈、改爐灶、改造環境等)、“五講四美”、全國城市衛生檢查、衛生城鎮創建、九億農民健康教育行動、“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活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